2014年2月4日 星期二

談粿,與米製酵母發糕


    米食文化,早在《逸周書》中就有提及。內曰:「黃帝作井,始灶,亨穀為粥,蒸穀為飯」,便可知,自黃帝時期以來,米食至少就有兩種變化--米和的水少,便「蒸」為飯;米和的水多,則「亨」(烹的古字)為粥。到現代,不論是官話的「吃飯」抑或是方言的「食飯」皆用來代表進食的動作,可知米食對漢民族的重要性。

  米食發展到一個境界,不再是在米飯中添料烹煮的單純。有餘糧時,頭腦靈巧的漢民族便會做出許多變化。粿便是漢民族將米食發展到極致的代表。

  粿的定義,基本上是將米(一般使用糯米、在來米兩種)磨成米漿後,製成各種不同口味的點心。在臺灣,閩南和客家兩種民族融合下有許多口味的粿可以品嘗。其中客家人製粿最是精彩,種類多、變化也多。其原因大概是,客家人初到臺灣時所擁有可開發的地,大多分佈於丘陵山區。丘陵山區的農忙十分辛苦,光憑三餐是不夠應付一整天的勞動所需的,因此除了三餐以外,中午前後的點心便是各種不同口味的粿。這個原因也造就了客家粄(客家人稱粿為粄)多以糯米為原料。糯米成份為高比例的支鏈澱粉,質地較黏、不易消化,飽足感維持得久,因此適合辛苦勞動的客家人製粄作為點心。他們有句順口溜:「頭椎、二粑、三甜飯、四惜圓、五包、六粄、七碗粄、八摸挲、九層糕、十紅桃」,客人製粿的精彩可見一斑。

  在臺灣,族群文化已經相互融合,閩南人和客家人的製粿技術不相上下,凡臺灣人皆會製粿。粿有多種類型,可分為:紅龜粿(紅粄),通常祭神祭祖時使用,紅色的粿內包入甜餡(花生或紅豆餡)或是鹹餡(菜脯餡);發粿(碗粄),春節時製作,做得好則代表來年會如同粿一般發得旺;年糕(甜粄),亦在春節時製作,過年時吃粿則代表富貴;菜頭粿(菜頭粄)、芋粿(芋粄),則是在此種蔬菜盛產時製作,以消耗農產;湯圓(粄圓)、元宵則是冬至、元宵節的節慶食物;米苔目(米篩目)是把粿團放在米篩上擠壓,形成麵條狀的粿條,可當主食;河粉、粄條則是類似的食物,將粿漿蒸熟後切條再炒過,成為美味的主食;粿粽(粄粽)是端午節時,做成粽子狀包入粽葉的鹹粿;九層糕(九層粿)是較為精緻的甜點,將原味的甜米漿和加入黑糖的棕色米漿交互蒸熟製成;客家特有的糍粑,則不同於其他民族的麻糬,其較為偏向粿的製法。將米漿壓乾成粿粹後煮熟,再攪打至黏稠,放涼後沾花生粉食用。

  要享用各種不同種類、不同風味的粿在臺灣並非難事。早期的農村時代,婆婆媽媽逢佳節喜慶都會親手製粿。現在的家庭主婦多半不會這項傳統技藝,各種的粿在市場內都有販售,花費少少的金錢,照樣也能享用美味的粿類食品。

  現在有許多廚房電器的幫忙,製粿的程序可以不再是苦勞反而十分有趣。有廚藝、有興趣的人不妨當作一項娛樂。少量製粿一點也不困難,只要花費少許心思,就能了解到先人的智慧,過程不但充滿趣味,更有一種傳承的感動。

  時逢新春,往年都會自己製作發糕(發粿、碗粄),香Q軟糯,好吃又有好兆頭。今年自然也不例外,我一直以來都採用妃娟的食譜,今年剛好白米所剩不多,把米量減少到150g,很好操作,因此將做法拍照上來與大家分享。



發糕


材料

蓬萊米    150 g
水      150 c.c.
低筋麵粉   16.25 g
溫水     16.25 g (約40度左右)
速發酵母   1 g
黃砂糖    30 g
黑糖     35 g

做法

1. 蓬萊米洗淨,泡水一個晚上。


2. 將泡水的米的取出瀝乾,加入材料分量中的150c.c.水用果汁機打成細米漿。



3. 準備乾淨的棉布袋,將米漿倒入袋中,使力將水分壓乾,得到粿粹。


4. 將溫水、低筋麵粉、速發酵母拌勻備用。


5. 粿粹壓成小碎塊,加入兩種糖捏勻。






6. 將捏好的粿粹與糖加入酵母中種麵糊,以手拌勻。(可用硬刮刀)


7. 蓋上濕布,置於溫暖處發酵2~3小時。






我用兩個很大的鍋子當作蒸鍋兼發酵箱。

8. 發酵好的麵糊表面有氣孔,內部鬆發。




9. 蒸鍋中水煮至大滾,將麵糊拌勻後入模,放進蒸鍋中蒸45分鐘(兩個瓷飯碗)。



10. 取出放涼,食用。










2 則留言:

  1. 好棒的古早做法,很棒!謝謝!

    回覆刪除
  2. 謝謝您仔細分享這將失傳的正宗客家發糕製作方法。這種古傳法製作出的發糕除了較健康外,真的超級Q彈有嚼勁,完全不是現在一般簡易法可比擬的。感恩分享🙏🏻

    回覆刪除